1、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的后人都有谁。白起是有后代的,儿子叫白仲。《新唐书》上,书上写“始皇思其功,封其子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也就是说秦始皇想起了白起当初为秦国立下的功劳,将白起的儿子白仲封在了太原,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是太原人。千百年后,白氏家族出了位名人,即著名的诗王白居易。武安君白起,战国的四大战将之首。
2、战国灭亡之后,田齐的后人最后去了什么地方呢?战国灭亡之后,战国的后人还在,还需要生存,都隐姓埋名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的惨死。战国的后人还剩下之前的君王齐王建,还有他的大儿子田升,二儿子田桓,以及三儿子田轸。首先,让我们来说说这个被灭国的君王齐王建,在经历了王朝的颠覆,自然内心的抱负难以平复,急火攻心以及从尊贵的身份,每餐。
3、战国七雄的祖宗是谁?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前230年被秦国。
4、日本战国大名们的后人,现在过得怎么样。好像除了那些江户时代是藩主家族的后人以外大多数都过的不算超好藩主的后人明治维新以后成了华族还奋斗成了财阀二战结束后财阀和华族被解散但他们老底丰富仍然比较有钱
5、战国孙子的嫡子是谁。孙子,孙氏,名武,字长卿。出自妫姓或姬姓。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孙武的远祖其实既不姓孙,也不姓田,而是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领域包括今河南的东部及安徽的北部,国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一带。
1、战国4君子都是哪几个。中国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即田文。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时,广泛招纳宾客,达3000余人。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 ,囚禁孟尝君。
2、战国七雄的国君哪些是周朝的后代。比较明确的只有燕(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鲁国不在战国七雄的范围内。不过,鲁的确是周公旦的封邑( 鲁周公。
3、春秋战国时郑国国君有后代吗。1、有后代,郑国在春秋时期中期,由于内乱叠起,国势逐渐衰弱,公元前375年,郑国灭于韩国。子孙以国为氏,是郑姓的由来。2、西周灭亡而郑国东迁之后留在原址(今陕西华县)的一些郑国宗室人员,在戎狄入侵之时,他们逃到今汉中地区,建立了一个“南郑”,后来成为秦国的南郑县,其宗室子孙,亦以郑为姓。
4、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四公子是哪四个人?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欢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欢去。
5、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还有后代吗?除了德川家康的后代?目前使用的人口大约两万一千人,就分布上来说全日本都有。如果是神奈川县(相模国)的就多少与后北条的支族有关联。另一个分布较多的则是在大阪府约有近百人,这些则是江户时期河内狭山藩北条家的后代,是后北条的嫡系。末代藩主北条氏恭一家至今仍在,而且与天皇家有往来。原因是北条氏恭在维新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