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傀儡核心组件获取
红石组件制作
需要红石粉(20个)、红石 comparator(6个)、红石 dust(8个)
红石 comparator 可通过红石 comparator 模型或红石电路组合制作
红石 dust 可用红石粉与骨粉合成(1:1比例)
雪块准备
每个雪傀儡需要32块雪块(基础框架)
附加部件需额外12块雪块
建议在冬季或雪地生物群系中采集
二、基础框架搭建
雪傀儡身体结构
底部框架:4x4正方形雪块基底
躯干:3x3垂直雪块柱(高度4格)
头部:2x2雪块平台(顶部1格)
红石电路布局
底部安装压力板阵列(8x8区域)
中部设置移动触发器(红石 comparator + 红石 dust)
顶部连接输出红石(控制武器系统)
三、红石逻辑配置
移动控制电路
使用3x3红石 dust 网格(中心为 comparator)
周边安装压力板(触发转向)
配合杠杆实现方向转换
武器发射系统
基础弩结构(6个雪块框架)
红石 comparator 控制射速(间隔3秒)
雪块蓄能装置(存储32格雪块)
四、实战优化技巧
伪装策略
在头部安装透明玻璃(模拟雪块)
身体涂刷青草粉(降低被识别率)
搭配南瓜头实现昼夜通用
能量补充
底部安装水井(自动生成水源)
侧面设置熔炉(熔化雪块补充)
红石能量传输距离可达32格
五、测试与调试
分段测试法
先测试底部压力板响应
再验证移动电路逻辑
最后整合武器系统
常见故障处理
电路断路:检查红石 dust 连接
移动异常:调整 comparator 参数
发射故障:校准蓄能装置
核心要点回顾:雪傀儡建造需遵循"组件标准化-电路模块化-功能集成化"原则。基础框架要求4x4基底+3x3躯干,红石系统需包含移动触发器(压力板阵列)和武器控制器( comparator + dust)。实战中建议采用伪装涂装,并配置能量补充装置。
相关问答:
雪傀儡武器能否更换为其他工具?
可替换为弓箭或盾牌,但需重新设计红石电路
冬季没有雪块如何获取?
可用羊毛+骨粉合成雪块(冬季模式限定)
移动速度如何调整?
压力板密度影响移动频率,每增加4个压力板提升10%速度
能否实现自动寻路?
需添加路径探测器(红石 comparator + 迷宫生成器)
是否需要红石 comparator?
基础移动电路可用红石 dust 替代,但射速降低50%
如何延长武器续航?
增加蓄能雪块数量,每32块延长10秒发射间隔
能否建造双人雪傀儡?
需要独立红石系统,建议使用双 comparator 分支电路
雪傀儡能否进入下界?
需要特殊加固框架(增加3层熔岩防护层)